万水千山走遍,浙大这堂美术课打开了时空的“任意门”!
在这个夏天的一堂美术课上,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44名同学
跨越了大半个中国。
北到沈阳,南到昆明,
他们探访不同的人文建筑、红色遗迹,
用笔尖绘制出它们的独特。
每一个线条,每一种色彩,
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底蕴。
青年学子们在学习绘画技巧的同时,
一颗红色精神的种子
也在他们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变化:
从传统课程到美术与思政的合奏
美术实习可以说是浙江大学建筑系的“元老课程”。从1987年建筑系建系开始,它就存在了。
作为一门传统课程,美术实习课锻炼同学们对一、二年级所学的素描、速写、水彩、水粉等美术知识综合运用,让同学们在对照实习地点真实景物写生当中掌握各类绘画技巧。往年的实习课,选择的都是有着丰富建筑特色以及人文底蕴的地点,如青岛的万国博物馆、安顺的徽派建筑……在绘画的同时,同学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实习地的人文地理背景,领会一方水土风情。
当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遇上新的时代理念,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课程的负责人蔡萌副教授决定对这门课施展“变身术”。
一直以来,蔡萌站在艺术与理工学科的交叉点上,致力学术研究。在教学上,她总是推陈出新,有着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当她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程的高度重视以及浙江大学建设“课程思政”的号召时,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为何不将美术和思政结合起来?为何不让同学们在艺术技能修养得到培养的同时,深化历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在精神和思想上进行更多的建设呢?同时,美术实习有着独特的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这不恰好是更加丰富多元的思政课外延吗?蔡萌敏锐地捕获了这个灵感,并与课程的另一位老师赵华副教授一拍即合。
她们推动着这个夏天的美术实习以革命历史脉络的探寻作为新的重点,将课程中的人文历史部分不断放大。受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在家乡分散实习,挖掘着人文建筑背后的文化脉络与价值导向,他们的调研报告图文并茂,成就了一场艺术与思政合奏的奇幻盛宴。
追寻:
44个角落串起红色回忆
在蔡萌与赵华的指引下,建筑系的44位同学从全国各地44个角落中踩着红色回忆的脚印,寻找漫漫历史的剪影。他们为家乡的人文建筑量身定制出独特的绘图,而这些人文建筑更是跨过时间的洪荒,裹挟着无数的故事与炙热的情怀,为他们送来革命历史的热浪,使他们热血澎湃。
来自杭州的刘佳琪同学,选择富阳龙门古镇这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这次思政调研的地点。这里是革命烈士孙晓梅的故居。在一大片白墙黑瓦、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建筑群中,这幢马头墙高耸、楼屋参差的民居安静地矗立在那里。龙门溪畔,水声山色,故居中陈列着孙晓梅烈士生前的琴、衣物与书信手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到孙晓梅烈士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而这样真实可感的爱国情也感染着刘佳琪同学,更让她意识到,革命精神传承的炬火正交在她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刘佳琪“龙门古镇”调研报告
夏志伟同学则在他的家乡云南寻找西南联大的踪迹。在经历了曲折的寻找后,他终于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旧址中找到了西南联大的蛛丝马迹。这个孕育出冯友兰、华罗庚等众多历史名人的学校,拥有的却是茅草土坯校舍与老旧的桌椅。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当年他们求学的艰辛。而云南师范大学新建的教学楼却是那么崭新而现代化。在强烈的对比中,夏志伟同学的笔尖跨过了历史的年轮,他用黑白速写的方式还原着曾经的西南联大,又用水彩勾勒如今的舒适与繁荣。他想,即使西南联大慢慢消失,新的学校成长起来,那份永远旧不掉的家国情怀却始终都在。
夏志伟“寻访西南联大故址”调研报告
除此之外,有的人徘徊在上海武康路,这条路上众多的名人故居让他的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节点上,历史的碎片正是在建筑的美学语言得到了表达;有的人走过魏源小小的故居,比对着文献与实地场景重温魏源生于草野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的人来到歌乐山遗址,将红岩精神深深地记在心中……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文古迹与名人故居,正是鲜活的中国史,而这中国史背后,是拳拳赤子之心,更是永不熄灭的爱国之情。
再出发:
“惊喜”之后更多维度的可能
蔡萌直言,这次美术实习的成功是一个“惊喜”。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次实习前所未有地让建筑系的同学们分散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却也让调研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角度更加独一无二。
尤其让蔡萌感到意外的是来自杭州的同学,他们挖掘出了许多“冷门”的红色革命地。从开展过爱国卫生运动的小营巷,到曾经是火车站的白塔寺,在同学们的挖掘中,这些曾经在他们脑海中空白的古迹也洗去了时间的尘埃,重新变得生动起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都在这门特殊的美术课上受到了深深的撼动。
最终,这些调研报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建工学院的展览上。
华颖探访杭州小营巷后做出的“红巷幽幽,薪火不息”调研报告
这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一个美丽“惊喜”,却启发着未来这门课程的设计。当被问到这门课未来的可能性时,蔡萌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这样的课程形式,从课程深度上进行新的挖掘。”
推荐阅读